海南沉香文人雅集
添加時間:2013-12-11 10:37:44資料來源:網絡文章 排版:寧韻茶香
對于中國古代文人而言,焚香燕居,不僅是一種自然而風雅的精神享受,更是一種結合了財富和學養的生活習慣。近日走訪北京“會心閣”,發現中國香文化雖曾一度中斷,但新近卻有復興之勢,尤其是我國海南沉香,因其“瑰奇之狀”、“馥乎其芬馨”而為歷代所珍視,也最為當代收藏家所看重。
文人雅集看重海南沉香
“午夢初回理舊琴,竹爐重炷海南沉。茅檐三日蕭蕭雨,又展芭蕉數尺陰。”詩人陸游在《夏日雜題》中,曾直接點出海南沉香之名,足可見海南沉香在當年文人雅士生活中的地位。琴棋書畫,詩酒花茶,在推崇吟誦國學經典與中國式香修、琴修、茶修、花修的會心閣國藝中心,最受關注的也是其所展出的海南沉香精品。這與當代文人雅集探索中國式生活與藝術的復興不無關系。
由于香品高雅,且十分難得,海南沉香自古以來即被文人雅士所喜愛。蘇東坡被貶海南,居留三年后遇赦北歸,曾寫下不少關于海南沉香的詩句,“壁立孤峰倚硯長,共疑沉水得頑蒼”便是其一。
據“會心閣”主人李慧琳介紹,在其所參與的當代雅集中,海南沉香尤其是海南沉香的頂級品海南奇楠得到了最多重視。這不僅是因為海南沉香曾被李時珍感嘆為“冠絕天下”,也是因為在中國古典文化中,焚香品香是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與斗茶、插花、賞畫一樣,不僅是中國式生活的一種體驗,也是因物證心、體悟自性的重要方式。因此,由歷史悠久的海南沉香所帶來的風雅體驗,是其他香材所難以給予的。
品香賞香體悟中國式生活
“鼻里音聲耳里香,眼中咸淡舌玄黃。意能覺觸身分別,冰室如春九夏涼。”在觀賞會心閣國藝中心展出的明清海南沉香及奇楠擺件、雕件中,其所反映出的中國式沉香體驗顯得更為特殊。
“當年,我的婆婆在上世紀60年代行醫之時,就考慮使用沉香。當年因為她曾把很多藥材放到一起,所有藥材味道都互相影響,因此,我們最終從里面發現奇楠清聞時,早已沒有味道。但是一旦隔火熏香,奇楠的味道卻表現得非常醇厚,沒有一絲雜味。”李慧琳說。
奇楠,全稱是奇楠沉香,或者沉香奇楠,簡單地說,奇楠是沉香中的一個特殊的品類,是海南沉香中的最珍貴品種,通常寫作奇楠香。因此,在會心閣此次天然海南沉香精品展中,天然海南金絲結奇楠、天然海南蘭花結奇楠、天然海南虎皮結奇楠以及上世紀60年代入藥的天然海南奇楠也將依次揭開神秘的面紗。
此外,由于海南沉香的珍貴妙用,明、清兩代宮廷皇室亦推崇沉香木制成的各類文房器物。其工藝精細、氣味芬芳,堪比象牙犀角雕刻工藝。此次展出的明末清初攜琴訪友筆筒,采用了罕見的奇楠材質,工藝繁復,包漿潤澤,而明代觀音送子沉香筆筒,雕工質樸嫻熟,線條柔和,呈現了沉香優等材質與民間工藝大師的完美結合。
| ||||||